- 刘强;李同蕊;王冀川;王潭刚;陈雪梅;李慧琴;马丽;
试验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3个灌水量:3 000 m~3/hm~2(W_1)、4 500 m~3/hm~2(W_2)和6 000 m~3/hm~2(W_3);副区为4个密度:29.24万株/hm~2(D_1)、26.32万株/hm~2(D_2)、23.92万株/hm~2(D_3)和21.93万株/hm~2(D_4),研究灌水量和种植密度对南疆无膜棉逆境生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膜棉叶片SPAD值盛花期最大,且随密度和灌水量的增大呈先增后减趋势,以W_2D_3处理最高。(2)叶片MDA(丙二醛)含量随生育进程不断增加,其平均值在不同密度处理间表现为D_1>D_2>D_4>D_3,不同灌水量处理间表现为W_1>W_2>W_3。叶片POD(过氧化物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生育进程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平均值在不同密度处理间表现为D_3>D_4>D_2>D_1,不同灌水量处理间表现为W_2>W_3>W_1。组合处理中,W_2D_3各生育期POD、SOD和CAT活性平均值最高,分别达261.95ΔOD_(470)/(min·g)、453.25 U/gFW和101.99 U/(min·gFW)。(3)组合处理中,W_2D_3、W_2D_4、W_2D_2和W_3D_3产量较高。基于灌水量和密度的产量模型得到灌水量4 735.80 m~3/hm~2、种植密度24.59万株/hm~2的组合,产量最高可达5 463.38 kg/hm~2。综之,密度对无膜棉叶片MDA含量、保护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均大于灌水量,灌水量4 500~6 000 m~3/hm~2、种植密度21.93万~23.92万株/hm~2范围组合处理可获得较高产量。
2022年04期 v.54;No.368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陈小姝;赵跃;郭峰;李美君;高华援;刘海龙;吕永超;宁洽;李春雨;孙晓苹;张志民;王飞;
为了筛选出适合机械化联合收获的花生品种,本研究对22个花生品种(系)的荚果力学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22个花生品种(系)的结实范围平均值为9.63 cm,其中冀农花15号最大为14.30 cm,花育9621最小为5.42 cm, 15个花生品种(系)的结实范围在8~12 cm之间。收获后第1至第5天,22个花生品种(系)的果柄强度大小差别较大,均值变幅为7.92~14.64 N,拉力总趋势为先下降再升高又下降,收获后第4天拉力最大,秧蔓-果柄拉力大于荚果-果柄拉力。荚果立面、侧面、正面3个方向的果壳强度分析显示,皖花12、吉花11号、徐1313等19个品种(系)的果壳强度表现为:侧压﹥正压﹥立压。对同一品种(系)3个不同方向挤压果壳压力位移值进行比较,19个花生品种(系)立压位移值最小,20个品种(系)的侧压位移值最大。两个节点(荚果-果柄、秧蔓-果柄)的果柄强度、果壳强度与位移值存在一定的显著相关性,但果柄含水率、结实范围与其它指标无显著相关性。根据果柄强度和果壳强度等相关指标,选出18WH2007、H20-127、阜花38、吉花20、远杂9307共5个适合机械化联合收获的花生品种(系)。
2022年04期 v.54;No.368 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李文祥;张天谣;贾颜;刘松;李茜;倪功;黄海泉;黄美娟;
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能在根际与植物相互作用,提高植物的生产力。为研究含ACC脱氨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deaminase)的不同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切花月季的促生效果,以‘伊芙伯爵’为试验材料,在盆栽过程中施入含ACC脱氨酶的不同PGPR菌株,通过测定切花月季的株高、茎粗、分枝数、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片保护酶活性及MDA含量、花朵乙烯释放量、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探讨不同菌株对其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含ACC脱氨酶的不同PGPR菌株对‘伊芙伯爵’生长及光合作用产生的影响有所差异,总体来说以菌株F195处理效果最好,较对照株高增加56.91%,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加12.87%,SOD、POD、CAT活性分别提高38.64%、58.45%、1.17倍,MDA含量和花朵乙烯释放量分别减少22.68%和35.46%,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增加25.3%、75.8%和1.15倍,均与对照差异显著。综合比较来看,菌株F195对切花月季‘伊芙伯爵’的促生效果最好。
2022年04期 v.54;No.368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赵文哲;刘晓;杜桂英;邓文鹏;宋新卫;肖伟;李玲;
本试验以一年生M9T337苹果砧木苗为试材进行自然干旱处理,在停止浇水18天后复水,每隔5天取一次样,测定苹果砧木苗在自然干旱及复水过程中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淀粉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根系形态及活力等的变化。结果表明:自然干旱一定时间可诱导M9T337砧木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积累,促进淀粉分解,降低叶片光适应下的最大荧光(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使相对电导率上升,并造成根部木质化发生,根系活力下降,胁迫时间越长,表现越明显;干旱18天后复水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旱对植株造成的伤害。综上,停止浇水18天能对M9T337苹果砧木苗的根系活力和叶片生理代谢产生一定影响,时间越长影响越明显,及时复水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旱对其的伤害。
2022年04期 v.54;No.368 49-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陈倩倩;薛占军;张维霞;王俊玲;王梅;高志奎;
为了明确叶施低浓度氯化钠对樱桃萝卜生长和物质累积的适宜浓度及有益效应,本试验以樱桃萝卜品种荷兰“多可爱”为试材,采用0(CK)、6、12、18 mmol·L~(-1)NaCl对二叶一心期的植株进行连续21 d的叶面喷施处理,分析其对各器官生长、干物质和营养物质累积以及叶片光合碳吸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樱桃萝卜植株生长及光合活性等指标均存在峰值效应,有益效应浓度集中在12 mmol·L~(-1)。在此浓度处理下,樱桃萝卜全株鲜重和干重及肉质根鲜重和干重分别比CK增加89.0%和89.4%及89.1%和102.3%,叶面积(49.8%)、光合速率Pn(14.1%)、气孔导度Gs(54.9%)显著增加,植株生长鲜活指数(128.3%)与根系活力(85.2%)大幅度提升。叶施6~12 mmol·L~(-1) NaCl更有利于植株干物质从叶片向肉质根转移分配,尤其12 mmol·L~(-1) NaCl促进了肉质根的可溶性糖(81.2%)、淀粉(100.0%)、游离氨基酸(62.2%)、可溶性蛋白(63.4%)累积。总之,叶施12 mmol·L~(-1)的低浓度NaCl具有促进樱桃萝卜植株尤其是肉质根生长及物质累积的有益效应。
2022年04期 v.54;No.368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梁丰志;童盼盼;张亚若;金玉;王浩云;吴翠云;王江波;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15个骏枣产区完熟期果实品质指标测定及综合评价,分析并验证前人基于气象资料的优生区划分结果,明确南疆骏枣优势产区。结果表明,骏枣果实品质指标在不同产区间存在较大差异,且品质指标间存在着一定相关性。于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24团、47团、29团的骏枣品质综合评分较高,依据产区分布得出塔里木盆地南部产区果实综合品质较高。对前人基于气象资料得到的骏枣最佳优生区划分结果进行验证得出,于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24团、47团不仅骏枣果实品质较高,而且气候条件也极适宜骏枣栽植生长,因此可以作为骏枣优势产区大力发展。
2022年04期 v.54;No.368 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高文龙;张赢心;卢英进;崔浩;贾志越;高占;冯木彩;刘树堂;
本试验以鲁单818为材料,设置0 (P1)、20 kg/hm~2(P2)、40 kg/hm~2(P3)、60 kg/hm~2(P4)、80 kg/hm~2(P5)、100 kg/hm~2(P6)共6个磷素处理水平,研究不同磷素用量对玉米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肥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玉米生理代谢以及抗逆性。随着磷素用量的增加,玉米株高、叶面积、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及根系体积明显增加;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SOD活性均显著提高。本试验条件下,磷素用量100 kg/hm~2处理对提高玉米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效果最好。
2022年04期 v.54;No.368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李晓龙;方明;殷全玉;李宏光;李正辉;王羿;侯建林;吴文信;李思军;
本试验以湘烟7号为材料,在湖南郴州典型烟稻轮作系统下设不施氮肥CK、单施化肥T1(用氮量169.5 kg/hm~2)、化肥配施有机肥T2(化肥氮169.5 kg/hm~2+有机氮22.5 kg/hm~2)3个处理,采用通气法监测烤烟不同生育期内烟田土壤NH_3挥发特征,并对影响NH_3挥发的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NH_3挥发峰值出现在基肥施入后第7 d,追肥施入后2~5 d,施肥结束后NH_3挥发速率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但仍高于不施肥处理。(2)增施有机肥显著降低NH_3平均挥发速率、累积挥发总量、挥发系数和挥发强度,T2较T1分别降低18.75%、15.71%、25.41%和25.19%。(3)T2处理烟叶产量为2 297.03 kg/hm~2,较T1显著增产7.65%。(4)环境因素影响NH_3挥发,其中气温、土温、土壤铵态氮含量与NH_3挥发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含水率与NH_3挥发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湖南烟稻轮作系统下烟田土壤NH_3挥发受施肥影响较大,增施有机肥显著降低氮肥以NH_3形式挥发造成的损失,气温、土温、铵态氮含量是影响土壤NH_3挥发的关键因子。
2022年04期 v.54;No.368 9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洪丕征;李巧玉;郭新送;范仲卿;陈卫民;张晶;侯文聪;李芳霞;丁方军;
以小白菜(Brassica rapa ssp.chinensis)为供试作物,采用LED光照循环水培装置,研究3种有机酸钾对小白菜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小白菜苗期钾素管理以及均苯四甲酸二酐生产排放物的农业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供试钾盐分别为硫酸钾(PS)、甲酸钾(OS1)、乙酸钾(OS2)、均苯四甲酸钾(OS3),以不含钾盐处理为空白对照(CK),钾素浓度设置为1 g/L(以K_2O计),处理时间为12 d。结果表明,PS、OS1、OS2处理显著提高小白菜幼苗地上部鲜重和干重,OS3处理对其影响不显著,其中PS处理地上部鲜重最大;而OS1、OS2处理地上部干重最大,较CK分别提高64.3%、63.5%,较PS处理提高24.3%、23.7%。PS、OS1、OS2处理亦显著提高小白菜幼苗根鲜重、干重及根系活力,其中OS1处理根鲜重、根系活力最大,而PS处理根干重最大。OS1处理对小白菜幼苗鲜重根冠比的促进作用最大,而PS处理对其干重根冠比的提升效应最强。以地上部干重为评价标准,与硫酸钾相比,甲酸钾、乙酸钾对小白菜幼苗生长的促进效应最大,均苯四甲酸钾对其影响最小。
2022年04期 v.54;No.368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曹立栋;王豪;周健驹;翁佳丽;张昌爱;靳鹏杰;高山;
为研究固化剂不同组配对固化成型肥料浸水稳定性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不施加固化剂(CK1)、施加优选固化剂组配(CK2)及施加不同固化剂组配的4个处理(分别为T1、T2、T3和T4),测定其抗压强度并对其浸水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肥料颗粒的抗压强度大小顺序为CK1>CK2>T4>T3>T1>T2,加入固化剂降低了肥料的硬度,与CK2相比,不同固化剂组配的肥料硬度均有所降低;肥料的浸水质量损失率、氮磷钾浸水释放规律及水溶液的EC值均表现为CK1>T2>T1>T3>T4>CK2,表明优选的固化剂组配能显著降低肥料的浸水养分释放速率;各肥料处理浸泡溶液的pH值也有所变化,添加硅酸盐水泥的肥料浸水后溶液pH值明显高于未添加硅酸盐水泥的肥料。试验验证了优选固化剂组配的优异性能,可为此类肥料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2022年04期 v.54;No.368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戴雄泽;张可欣;弓志青;王文亮;
以辣椒品种H21为原料,提取辣椒油树脂粗品并进行纯化,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95%食用乙醇用量、萃取温度和萃取次数对纯化结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法优化纯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辣椒油树脂的最佳纯化工艺为:萃取温度50℃、95%食用乙醇用量(料液比)1∶3、萃取3次;纯化辣椒油树脂得率为85.75%,辣椒素含量为39.9147 g/kg,产品颜色较浅、透亮,流动性好。纯化前后辣椒油树脂成分及理化指标对比分析表明,纯化后的辣椒油树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高,色价为43±1.24,总酚含量14.84±0.38 mg/g,过氧化值0.96 g/kg,皂化值180.79±1.35 mg/g,酸价1.81±0.04 mg/g,碘价1 270±14.3 g/kg,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本研究结果为辣椒及辣椒油树脂的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2022年04期 v.54;No.368 13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赵成萍;陈胜萍;刘晓光;王文斌;
为了优化山楂果肉总黄酮提取工艺,提高总黄酮得率,以山楂果肉为原料,分别进行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单因素总黄酮闪式提取试验,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RSM)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山楂果肉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为液料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最佳条件为液料比44、乙醇浓度66%、提取时间74 s,此条件下山楂果肉总黄酮提取率为13.3045%。
2022年04期 v.54;No.368 140-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王兴亚;张守梅;郭玉秋;张娜娜;陈利容;龚魁杰;刘开昌;
本研究旨在探索收获期对玉米籽粒湿贮品质及真菌毒素(呕吐毒素)的影响。试验选用京农科728(JNK728)玉米品种,分别在20%~30%、30%~40%和40%~50%含水量下收获玉米籽粒进行湿贮,测定其呕吐毒素变化、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1)随着收获期推迟,霉菌数量增加;20%~30%含水量下呕吐毒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处理(P<0.05)。玉米籽粒湿贮能显著降低霉菌数量和呕吐毒素含量(P<0.05),湿贮90 d,各处理呕吐毒素含量在1.7~32.3μg/kg之间。(2)湿贮前后均表现为随着收获期推迟,籽粒干物质、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20%~30%含水量下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处理。(3)随着发酵时间延长,各处理玉米籽粒pH值整体呈降低趋势,高水分含量下pH值降速较快,而20%~30%含水量处理发酵90 d时pH值仍为4.71。发酵90 d, 30%~40%和40%~50%含水量下乳酸和NH_3-N含量显著高于20%~30%含水量(P<0.05)。发酵30 d和90 d, 30%~40%含水量下费氏评分最高。综上所述,湿贮玉米籽粒最佳收获期为含水量30%~40%。
2022年04期 v.54;No.368 146-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