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7年山东省审定小麦高产品种农艺、产量和品质性状演变分析Evolutionary Analysis of Agronomic, Yield and Quality Traits of Approved High-Yield Wheat Varie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 2001 to 2017
郭凤芝;林坤;葛振勇;曹光;李延坤;刘凤洲;郭凌云;李思同;
摘要(Abstract):
为了给山东省小麦生产及高产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统计了山东省2001—2017年审定的83个高产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并对其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7年山东省审定高产品种的产量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年提高83.30 kg/hm~2;单位面积穗数总体呈增加趋势,穗粒数、千粒重演变趋势不明显;生育期明显缩短,平均每年缩短0.48 d;株高的演变趋势不明显。面团稳定时间、沉淀值、吸水率呈上升趋势;籽粒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面粉白度、湿面筋含量的演变趋势不明显。产量与单位面积穗数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正相关不显著,与单穗粒数负相关。产量与蛋白质含量负相关,与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吸水率、面团稳定时间及面粉白度均为正相关,但相关系数较小,说明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之间在一定范围内可协调。小麦高产育种必须通过产量三因素协调改良、综合提高来实现。从产量三因素看,中多穗品种更适合山东省的气候和生产条件,选育穗数600万~700万/hm~2、穗粒数35~40粒、千粒重40~50 g、株高75~80 cm的小麦品种更容易实现高产稳产。
关键词(KeyWords): 小麦品种;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演变趋势;山东省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2-20);;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项目(SDAIT-04-022-16);; 国家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抗病抗逆新品种培育”(2017YFD0100604)
作者(Author): 郭凤芝;林坤;葛振勇;曹光;李延坤;刘凤洲;郭凌云;李思同;
Email:
DOI: 10.14083/j.issn.1001-4942.2019.03.00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何中虎,林作楫,王龙俊,等. 中国小麦品质区划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2, 35(4):359-364.
- [2] 胡学旭,周桂英,吴丽娜,等. 中国主产区小麦在品质区域间的差异[J]. 作物学报, 2009,35(6):1167-1172.
- [3] 周艳华,何中虎,阎俊,等. 中国小麦品种磨粉品质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3, 36(6):615-621.
- [4] 张俊灵,闫金龙,张东旭,等. 北部冬麦区旱地小麦品种的演变规律[J]. 麦类作物学报,2017,37(8):1017-1024.
- [5] 金彦刚,谷成林,蒋厚良,等. 关中地区小麦育成品种部分农艺性状的遗传演变[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0):52-54.
- [6] 杨洪强,田文仲,吴少辉,等. 1982—2010年河南省旱地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演变规律[J]. 河南农业科学,2014,43(5):38-41.
- [7] 郭瑞,李正玲,张煜,等. 30a来河南省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演变规律[J]. 河南农业科学,2018,47(4):15-20.
- [8] 曹廷杰,赵虹,王西成,等. 河南省半冬性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3):439-442.
- [9] 刘新月,裴磊,卫云宗. 黄淮旱地小麦品种产量性状演变研究[J]. 农学学报,2015,5(7):1-8.
- [10] 张巧凤,吴纪中,颜伟,等. 江苏省沿海地区小麦品种更替与演变分析[C]//第六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论文集. 2015.
- [11] 王成社,刘录祥,谢彦周,等. 陕西关中麦区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构成的演变[J]. 麦类作物学报,2018,38(9):1080-1083.
- [12] Zhou Y,Zhu H Z,Cai S B,et al. Genetic improvement of grain yield and associated traits in the southern China winter wheat region:1949 to 2000[J]. Euphytica, 2007,157(3):465-473.
- [13] 王江春,于波,王荣,等. 山东省小麦品种演变及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2007(2):5-7,9.
- [14] Xiao Y G,Qian Z G,Wu K,et al. Genetic gains in grain yield and physiological traits of winter wheat in Shandong Province,China,from 1969 to 2006[J]. Crop Science,2012,52(1):44-56.
- [15] 宋健民,戴双,李豪圣,等. 山东省近年来审定小麦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演变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6):1114-1126.
- [16] 李鸿恩,张玉良,吴秀琴,等. 我国小麦种质资源主要品质特性鉴定结果及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1995,28(5):29-37.
- [17] 万富世,王光瑞,李宗智. 我国小麦品质现状及其改良目标初探[J]. 中国农业科学, 1989,22(3):14-21.
- [18] 李宗智,孙馥亭,张彩英,等. 不同小麦品种品质特性及其相关性的初步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0,23(6):35-41.
- [19] 刘莲,胡延吉,田纪春,等. 山东省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演变及相关分析[J]. 种子, 2003(6):12-15.
- [20] 朱保磊,谢科军,薛辉,等. 河南省小麦品种(系)的品质状况及演变规律[J]. 麦类作物学报,2017,37(5):62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