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现状及趋势分析——以诸城市林家村镇下庄村为例Analysis on Non-Agriculturization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Rural Labor in Shandong Province Taking the Xiazhuang Village of Linjiacun Town,Zhucheng City as an Example
牛彤;孙瑜;
摘要(Abstract):
实现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本研究采用社会调研的方法,对山东省中部一个村庄进行了农村劳动力调查,通过走访农户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数据采集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最终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化的建议。
关键词(KeyWords): 劳动力非农化;发展趋势;新型城镇化;劳动力转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青岛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14252)
作者(Author): 牛彤;孙瑜;
Email:
DOI: 10.14083/j.issn.1001-4942.2016.04.03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安良.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 [2]刘兆德,史同广.山东省农村非农化发展机制的初步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4-51.
- [3]鲁明泓.发展经济学的新趋势:农村非农化理论研究[J].经济学动态,1994(1):21-30.
- [4]秦宏,郑少锋,高强,等.基于农户分化视角的沿海城郊农村非农化与城镇化模式探讨——以青岛市城阳区城阳村和董村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3-55.
- [5]回良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求是,2006(5):10-21.
- [6]李云才,刘卫平,陈许华.中国农村现代化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15-22.
- [7]陈宗胜,周云波,任国强.影响农村三种非农就业途径的主要因素研究——对天津市农村社会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6(5):4-18.
- [8]牟少岩,杨学成.农民职业分化微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青岛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8(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