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沿海地区大豆生产变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研究Study on Production Chang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Soybean in Shandong Coastal Regions
丁汉凤;余华;马玉敏;王俊峰;张晓冬;李娜娜;谢坤;白静;李湛;苏厚谊;
摘要(Abstract):
对山东沿海地区6市29县1975~2010年的大豆品种、总产量和栽培面积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期间该地区大豆单产增加显著,栽培面积和总产量经历了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三个发展阶段,年际间的变幅大且整体表现出下降趋势。通过栽培品种统计发现,大豆大产量(总产量≥104t)栽培品种虽然数量较少,但其占总产量之比大,对推动山东省大豆产业发展以及丰富我国大豆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山东沿海地区;大豆品种;栽培面积;生产状况;品种更替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2010LZ01-01);;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7FY110500);;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31201233);; 山东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ZR2013CQ038);; 山东省自主创新专项(2012CX90204)
作者(Author): 丁汉凤;余华;马玉敏;王俊峰;张晓冬;李娜娜;谢坤;白静;李湛;苏厚谊;
Email:
DOI: 10.14083/j.issn.1001-4942.2014.06.01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章艳凤,严勇亮,王宏飞,等.外引大豆种质资源在新疆生态区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1):1966-1972.
- [2]许世蛟,辛俊,孙莉,等.江苏省大豆种质资源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3):10-12.
- [3]胡国玉,张丽亚,黄志平,等.黄淮夏大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评价[J].大豆科学,2008,27(2):215-220.
- [4]张礼凤,李伟,王彩洁,等.山东大豆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6,7(4):450-454.
- [5]郭泰,刘忠堂,胡喜平,等.国外大豆种质资源的引入、研究和利用[J].作物杂志,2005,21(1):62-64.
- [6]刘爱民,封志明,阎丽珍,等.基于耕地资源约束的中国大豆生产能力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4):430-436.
- [7]王佳,王昭.我国大豆品种选育情况以及发展趋势[J].杂粮作物,2004,24(3):153-154.
- [8]张彩英,张丽娟,段会军,等.大豆种质资源的分类鉴定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2,24(1):34-38.
- [9]韩雪芹,林延慧,张礼凤,等.山东省不同年代栽培大豆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74-77.
- [10]徐冉,张礼凤,王彩洁,等.山东夏大豆品种的脂肪品质及其遗传改良途径分析[J].大豆科学,2006,25(4):385-389.
- [11]郝欣先,蒋惠兰,吴建军.山东夏大豆品种农艺性状演进和遗传型特征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00(2):4-7.
- [12]姜奇彦,胡正,张辉,等.大豆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与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2,13(5):726-732.
- [13]李娜娜,张煜,王俊峰,等.栽培大豆种质资源耐盐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7):6-11.
- [14]田炜玮,谢皓,陈学珍,等.大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23(3):10-13.
- [15]常汝镇,孙建英,邱丽娟.中国大豆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作物杂志,1998,14(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