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不同时期小麦杂交组合选配特点的初步研究CHARACTERS OF PARENT-SELECTED MATING IN WHEAT BREEDING IN SHANDONG PROVINCE DURING DIFFERET PERIODS
胡延吉;赵檀方;
摘要(Abstract):
本文以山东省建国以来不同时期推广的优良品种及其亲本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时期杂交组合的选配特点。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杂交育成品种的亲本都是选自不同的类群。近期品种一般是多个性状的改良指数较大,品种综合性状显著改善,综合改良指数 CI 值逐渐提高。杂交亲本间遗传距离 D~2与育成品种的 CI 值呈二次曲线关系,(?)=-3.7801X~2+55.5907X-165.1575。
关键词(KeyWords): 普通小麦;杂交组合;亲本选配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胡延吉;赵檀方;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胡延吉等:1991,山东省小麦品种性状演变的回顾与展望。《山东农业科学》,(5) :1~6。
- [2] 毛盛贤等:1979,冬小麦数量性状遗传差异及其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遗传》,1(5) :26~30
- [3] 朱文祥等:1986,二十个春小麦品种亲缘关系的模糊聚类分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 :9~19。
- [4] 张芬等:1987,冬小麦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估测与聚类分析。《安徽农学院学报》,14(1) :23~30。
- [5] 王淑俭等:1986,小麦亲本材料的遗传距离分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 1~9。
- [6] 张正斌等:1990,黄淮流域小麦育种规律的探讨,《陕西农业科学》,(1) 3~5。
- [7] 田笑明等:1990,新疆30个冬小麦品种资源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新疆农业科学》,(1) ;9~12。
- [8] 何中虎等:1989,距离分析方法在提型杂种小麦亲本选配中的应用研究。《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5(1) :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