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Study on Agricultur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Shandong Province
李绍亭;周玉玺;
摘要(Abstract):
选取山东省17地市2000—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度和分解了山东农业全要素素生产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在鲁东、鲁中、鲁西三大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机械化水平、财政支出水平、城市化水平、外资投入水平对山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恶化程度对山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向影响,灌溉用水效率、工业化进程、对外开放程度则影响并不显著。据此,应优化农业财政支出结构,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加强农业技术创新以提高山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KeyWords):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面板数据模型;DEA-Malmquist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机制研究”(17CZKJ11);; 山东省驴产业体系产业经济岗位(SDAIT-27);; 山东省“三农”省情调研中心资助项目
作者(Author): 李绍亭;周玉玺;
Email:
DOI: 10.14083/j.issn.1001-4942.2019.04.03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Lewis 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J].The Manchester School,1954,22(2):139-191.
- [2] Kalirajan K P,Obwona M B,Zhao S.A decomposition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the case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growth before and after reforms[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6,78(2):331-338.
- [3] 卢小丽.三峡库区农业转型发展的时空分析及问题识别——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9):162-168.
- [4] Gulati A,Fan S.The dragon and the elephant:agricultural and rural reforms in China and India[J].Economic & Political Weekly,2008,43(26/27):137-144.
- [5] Gollin D.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economic growth[M]//Handbook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Elsevier,2010.
- [6] Cao K H,Rosenzweig M R.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structural change,and economic growth in post-reform China[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3,104(3):165-180.
- [7] 潘丹.基于资源环境约束视角的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解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29(8):27-33.
- [8] 张林,冉光和,蓝震森.碳排放约束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3):22-32.
- [9] 刘莉,张文爱.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空间溢出效应——基于31个省市区2000—201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西部论坛,2017,27(6):49-57.
- [10] 李谷成.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J].经济评论,2009(1):60-68.
- [11] 刘战伟.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农业供给侧改革视角[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7,31(3):107-116.
- [12] 史常亮,朱俊峰,揭昌亮.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地区差异及收敛性分析——基于固定效应SFA模型和面板单位根方法[J].经济问题探索,2016(4):134-141.
- [13] 张永强,周宁,张晓飞,等.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资源环境约束视角[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6):672-677,720.
- [14] 吴清华,冯中朝,何红英.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基于要素投入的视角[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5,35(12):3164-3170.
- [15] 吴传清,宋子逸.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17):35-41.
- [16] 郑云.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经纬,2011(2):55-59.
- [17] 王珏,宋文飞,韩先锋.中国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1992—2007年省域空间面板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0(8):24-35.
- [18] 叶初升,惠利.农业财政支出对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9(3):48-55.
- [19] 汪辉平,王增涛,王美霞.FDI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123-129.
- [20] 郝一帆,王征兵.生产性服务业能提升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吗?[J].学习与实践,2018(9):39-50.
- [21] 赫国胜,张微微.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影响效应分解及区域化差异——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4(3):79-88.
- [22] 张淑辉.异质性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0(5):127-138.
- [23] 张乐,曹静.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配置效率变化的引入——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3(3):4-15.
- [24] 李翔,杨柳.华东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62-68,154.
- [25] 李谷成,范丽霞,成刚,等.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一种新的窗式DEA生产率指数的再估计[J].农业技术经济,2013(5):4-17.
- [26] 高帆.我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趋势与影响因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32(5):3-19,53.
- [27] 尹朝静.科研投入、人力资本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3):27-35.
- [28] Fare R,Grosskopf S,Norris M.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repl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4(5):1040-1044.
- [29] 李谷成.人力资本与中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DEA视角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9,35(8):115-128.
- [30] 全炯振.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1978—2007年——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J].中国农村经济,2009(9):36-47.
- [31] 赵芝俊,张社梅.近20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变动趋势[J].中国农村经济,2006(3):4-12,22.山东 农业 科学 2019,51(4):169~172